釐清訊號對雜訊比定義 挑戰ADC雜訊比之極限

作者: 翁立昌 / 許文景
2006 年 11 月 24 日
有效位元數是ADC性能表現的一項重要參數,它代表ADC在操作時的解析度,在晶片測試時有效位元由訊號對量化雜訊比的量測值所決定,半導體測試產業通常會將訊號對量化雜訊比混淆為訊號對雜訊比,實際上二者有所差異。本文將釐清訊號對雜訊比之定義,並以環境雜訊計算,推斷訊號對量化雜訊比公式的適用極限。
》想看更多內容?快來【免費加入會員】【登入會員】,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!
標籤
相關文章

利用FPGA輔助運算器 優化數位錄影監控系統

2005 年 01 月 06 日

偏振分光稜鏡加持 微型投影尺寸/成本下探

2009 年 05 月 24 日

iPhone畫面幕後功臣 3D顯示晶片當之無愧

2010 年 08 月 16 日

改用熱電式/超音波流量檢測 燃氣表精準/設計靈活度大增

2016 年 02 月 18 日

5G規格陸續拍板 克服NR設計挑戰有訣竅

2018 年 12 月 13 日

DynamIQ導入全新技術架構 異質運算面貌大改寫

2017 年 06 月 08 日
前一篇
百利通半導體發表新款高性能PCIE TO PCIX橋接晶片
下一篇
凌力爾特2×2毫米DFN封裝提供達500毫安培電流